刻瓷壺上的仕女垂釣圖
所謂刻瓷,即以刀代筆,在滑潤的白瓷釉面上鏨刻中國畫或圖案文字的技藝。晚清到民國時期,在江南魚米之鄉(xiāng)的鎮(zhèn)江、揚州一帶涌現(xiàn)出很多文人雅士,當初本想在白瓷釉面上刻上自己鐘愛的畫面自娛,后因紳士富賈的附庸風雅,需求大增,因此造就一時社會上瓷刻盛行,作品漸廣。
相傳清末民初,名響鎮(zhèn)、揚兩地的刻瓷名家主要有江雨三、朱少甫、徐雅鴻等人。他們整天樂于以書為伴,以繪畫金石為友,醉心收藏古瓷陶冶性情,鐘情自己營造的世外桃源。甚至一些金石名家親自參與古瓷的造型設計和紋飾的圖案裝飾,才為我們今天提供了這些難能可貴的作品?檀深}材多以花鳥、人物為主,間以山水、動物為輔,瓷作刀法有精有粗。
筆者將自己珍藏的數(shù)十件瓷刻作品,挑選一件精品以饗藏友。這件刻瓷壺,釉面處理得滋潤無比,猶如德化的牙白;以刀代筆,在不大的空間鏨刻出一幅完整休閑圖。只見垂柳之下,荷花池旁七位美人圍攏欄桿邊,一位正用木杈叉去池中合攏的荷花,露出可供垂釣的最佳位置;一位美女趕忙拋竿垂釣,其余五位同伴有的趴在漢白玉欄桿上觀望,有的圍在垂釣者身旁專心注視水的動靜。其神情或專注,或悠閑,令人神往。反面鏨刻精美的“人壽”二字,如錦上添花,仿佛昭示人們生命的寶貴,當倍加珍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