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瓷器仿制歷史

    瓷器是中國人的偉大發(fā)明。幾千年來,古代匠師們創(chuàng)造了無數(shù)技藝精湛的瓷器珍品,遺存下來成為文化寶庫中的巨大財富。在這些遺物中有各個時代的代表作和創(chuàng)新之作,也有后代仿制品,無不表現(xiàn)出高超的制瓷技巧。就仿古瓷而言,早在宋代,當時的幾大名窯就有其他地方窯對之加以仿造的情形。元代瓷器中,則仿宋代鈞窯和定窯較為突出。尤其明清兩代,仿前代瓷器更加興盛,各朝均沒有中斷過。仿品的制作技術不斷更新,有的達到“亂真”的程度,有的甚至超過了原有水平,而不同時代的仿品,又有不同的風格,從而豐富了制瓷的工藝。

    “有明一代,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鎮(zhèn)”。明代景德鎮(zhèn)瓷業(yè)無論官窯、民窯都極興旺。當時朝廷在景德鎮(zhèn)設“御廠”,專燒供宮廷使用的瓷器。在生產(chǎn)御用瓷的過程中,造就了一批制作仿古瓷的名家。清藍浦《景德鎮(zhèn)陶錄》記載,明嘉靖、隆慶間,以仿宣德、成化瓷器而成名的崔國懋,號稱崔公窯,為當時民窯之冠。又有周丹泉“尤精仿古瓷,每一名品出,四方競重購之”。萬歷時昊十九,仿制白釉脫胎瓷,所制“卵幕杯”、“流霞盞”最為著名。

    永樂、宣德、成化三朝、是明代瓷業(yè)的黃金時期。一般說來,永樂、宣德瓷器以“鮮紅為寶”,“青花為貴”;而成化瓷器則一斗彩名世。然而當時在仿古瓷方面也毫不遜色。從現(xiàn)存的藏品看,這一時期景德鎮(zhèn)窯仿燒的汝、哥、龍泉等宋代名窯瓷器,精美程度不亞于宋代真品。到了明后期的嘉靖、萬歷時期,風格又有變化,瓷器胎體厚重,追求奇靡,五彩斑斕,花紋繁褥。但由于國勢漸衰,整體工藝水平下降,古時人特別推崇明初瓷器。

    如王世貞《觚不觚錄》中說:“十五年來忽重宣德,以至永樂、成化價亦增十倍”。沈德符《敝帚軒剩語》說:“宣德品最貴,近日又重成窯,出宣窯之上”!渡褡趯嶄洝犯小吧褡跁r尚食,御前有成化彩雞杯一雙,值錢十萬”。這樣,明中后期出現(xiàn)爭仿寫前朝年款,以仿宣德、成化款最為常見。此外,這一時期仿宋代官、哥、龍泉窯瓷器也很流行。

    清代,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瓷器發(fā)展臻于極盛。這三朝的一個共同特點,是作為國家最高統(tǒng)治者的皇帝本人都非常喜好瓷器。據(jù)《清宮檔案》記載,雍正、乾隆兩位皇帝還歷次親自詔令景德鎮(zhèn)督陶官唐英仿造歷代名瓷。因而這一時期的仿造水平很高,所仿宋代五大名窯以及明代永樂、宣德、成化等朝瓷器,在釉色、胎質(zhì)、造型、紋飾方面多已達到理想境界。當時以“郎窯”、“唐窯”制品最為逼真。

    郎窯是指康熙時由郎廷極兼任陶務官時的景德鎮(zhèn)官窯。清人劉廷璣著《在園雜志》稱贊“近複郎窯為貴,紫桓中丞公開府西江時所造也。仿古暗合,與真無二。其摹成、宣,黝水顏色,橘皮綜眼,款字酷肖,極難辨別!碧聘G一般指乾隆時的景德鎮(zhèn)窯,實則貫穿雍正、乾隆兩朝。當時的督陶官唐英博才多藝,并能與工匠“同其食息者三年”,經(jīng)過刻苦鉆研,居然成為“深諳土脈、火性、諸料”的制瓷專家。在他直接管理和指導下,景德鎮(zhèn)窯成就驚人。僅雍正后期,短短幾年間,便燒造出仿古品種四十余種,另有創(chuàng)新品種十幾種。乾隆時又有更多的品種問世。

    這一時期的仿古瓷技術上精益求精,但并無牟利目的。特別是官窯的產(chǎn)品,燒出來是為皇宮御用的當然更不敢真的用來魚目混珠。所以許多仿品并不仿寫前朝年款,而是直書本朝年號。清乾隆時并有“大清乾隆仿古”?睢_@樣的仿作只能稱作“仿品”而非贗品,其本身也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。

    清末民初,中外人士搜求歷代古瓷者漸多,古董行生意興隆,因而仿古和造假能手亦相繼涌現(xiàn)。上自原始社會彩陶、黑陶,下至唐三彩、五代越窯與宋代各大名窯,乃至明代德化白瓷、山西法華以及明清各朝各代各類品種的景德鎮(zhèn)官窯瓷器,幾乎無不仿作。而且其中的絕大多數(shù),由于燒造時的用意即在于拿來冒充真品,所以就不但要求“神似”,也極力追求每一點細節(jié)的“形似”,誠可謂處心積慮。加之當時去古未遠,匠師們的經(jīng)驗、技藝、工具、環(huán)境、修養(yǎng)以至心境都與古人接近,因此,僅就燒造瓷器中的贗品——假古董而言,這一時期的造詣可以說是達到了空前的水平。

    總的看來,古今制造仿古瓷的目的無非出于兩個,一是發(fā)思古懷舊之心,保持傳統(tǒng)品種;二是以假亂真,牟獲商業(yè)利益。前者對瓷器發(fā)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。例如清康、雍、乾三朝,既是嗜古、仿古之風極盛的時期,也是大量新品種涌現(xiàn)的時期,可見在瓷器發(fā)展中,仿古不但不妨礙創(chuàng)新,而且能夠促進創(chuàng)新。然而另一方面,從文物收藏和鑒定的角度看,無論出于何種目的,只要是仿制品,就會給我們今天的鑒別造成困難。特別是古代那些技藝精湛的仿品,即便制作者當初的用心完全純正,也不能排除后利用其仿作來假冒真品,牟取暴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