粉彩瓷器受到市場追捧

  中國書畫作品在大幅升值,中國的古代瓷器也在大幅升值,而粉彩瓷似乎是集合了這兩者的特點:它本身既是瓷器,又有色彩艷麗的傳統(tǒng)繪畫,所以粉彩瓷的升值是不容置疑的。

  粉彩瓷的由來與價值

  不久前的一則新聞吸引了海內(nèi)外眾多收藏家的注意,香港著名實業(yè)家張永珍女士將一只天價清雍正粉彩蝠桃橄欖瓶捐贈給上海博物館,這件寶瓶是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以 4150萬港元競得的,創(chuàng)下了清瓷拍賣的世界紀錄。此件天價寶瓶回歸內(nèi)地博物館,引起了世人對清粉彩瓷收藏的極大興趣。

  這只粉彩蝠桃橄欖瓶是粉彩瓷鼎盛時期的官窯精品,雍正時期清朝國運昌盛,燒瓷質(zhì)量品種,清代 276年無人能及。

  粉彩瓷與青花瓷、顏色釉瓷和玲瓏瓷并稱四大名瓷,粉彩也叫“軟彩”,是釉上彩的一個品種。粉彩工藝創(chuàng)于清康熙時期,由于當時經(jīng)濟繁榮,使景德鎮(zhèn)制瓷手工業(yè)得以發(fā)展,工藝不斷創(chuàng)新。制瓷工藝越來越講究文化底蘊,生活中對瓷器的需求和興趣也越來越講究藝術(shù)情趣,清代康熙五十二年,官窯匠師在琺瑯彩的啟發(fā)和影響下,引進了銅胎琺瑯不透明的白色彩料,在工藝上又借鑒了琺瑯彩的多色調(diào)的配制技法,創(chuàng)造出了“粉彩”釉上彩新品種。

  在粉彩沒有發(fā)明之前,我國彩瓷都是單線平涂,所作花卉缺乏立體感。自從發(fā)明了玻璃白以后,在瓷器上面繪畫時,先在所需要的紋飾部分施一層玻璃白,如同紙上粉本一樣,然后再在粉上渲染各色顏料。因此使畫面具有粉質(zhì)感,立體感也很強,所繪圖像表現(xiàn)力強,融會中國工筆重彩的構(gòu)圖與技法,畫面濃淡相間,陰陽襯托,形象生動,線條工細流暢,色彩清麗粉潤,而且色彩柔和、細膩、雅致,不論山水景物、人物故事、花卉鳥獸、草木蟲魚以及靜物圖案均可入畫,極富詩情畫意。

  粉彩瓷的傳承與發(fā)展

  清中期的粉彩瓷,其做工細膩、粉潤柔和、色彩豐富,被譽為“東方藝術(shù)珍寶”,其價位也是一直居高不下。

  到了民國時期,粉彩瓷采用傳統(tǒng)的粉彩畫法,并多以宋、元、明、清及近代名畫為題材。作品在造型、線條、光線、色彩等方面都吸取了近代畫之長。因民國距今不足百年,其粉彩瓷器傳世量較多,所以價位不是很高,非常適合大眾收藏者的口味。在近幾年的一些拍賣會上,民國的粉彩瓷器已越來越受到藏家們的青睞。

  民國粉彩瓷已得到眾多收藏者的認可。雖然民國時期燒制的粉彩瓷器大都制作粗糙,繪制精美者很少。這時期的作品比不上明清瓷更具文物價值,但其中一些繪制精美、做工精細的粉彩瓷器還是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升值潛力的。在今后的幾年內(nèi),民國粉彩瓷的價格還將穩(wěn)步攀升,其中的精品之作,升值空間更是不可限量。

  提到民國粉彩瓷,就不能不提到“珠山八友”

 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,當時景德鎮(zhèn)所產(chǎn)淺絳彩瓷器在全國風行半個多世紀以后,終于走向了衰落之路,隨之又大興粉彩瓷,取而代之。粉彩瓷畫的興起與盛行,在景德鎮(zhèn)產(chǎn)生了一批非常優(yōu)秀的瓷畫專家。三十年代,由于瓷板畫盛行,以王琦為首的一批畫家,他們多以八人合作的形式,畫八塊長條瓷板組合成一套畫屏銷售,銷路極暢,人見人愛,稱之“八友之作”或“珠山八友”。

  據(jù)“珠山八友”中最年輕的藝人劉雨岑回憶,八友是“王琦、王大凡、程意亭、汪野亭、鄧碧珊、徐仲南、田鶴仙、劉雨岑”。這批畫家確實合作畫了不少風格各異的精美瓷器畫和各式瓷板畫,成為達官商賈爭購的搶手藝術(shù)品。

  這幾位畫瓷藝術(shù)家各有絕招:王琦、王大凡以畫人物為主;程意亭、劉雨岑等以畫花鳥為主;徐仲南的竹石、鄧碧珊的魚藻、何許人的雪景、汪野亭的山水、田鶴仙的梅花均各領(lǐng)風騷,真可謂“八仙過海,各顯神通”。他們的陶瓷繪畫在國內(nèi)外均產(chǎn)生了深遠的影響,成為當代人們收藏的熱點。

  粉彩瓷辨?zhèn)?/b>

  近來,關(guān)于粉彩瓷畫的贗品充斥市場,在鑒別上需注意以下問題。

  首先,看一件瓷畫作品與看紙、絹中國畫一樣,看的規(guī)律是:“一字、二畫、三印章”。對作偽畫瓷的高手來說,“仿畫容易,仿字難”,字是最難仿的,字不對,作品很難看真。其實,畫也是難仿到位的。一件名家之作,其功力是不言而喻的。每件作品都能感受到畫家的靈氣。而仿品與偽作,無論是字或畫都是有形而無神,或是連形都相差萬里,其真?zhèn)谓腥艘荒苛巳弧?br>
  其次,看瓷器的制作工藝與瓷畫原料。瓷器的制作工藝是有很強的時代特征。民國時期的瓷胎較堅硬,器物胎體的輕重一般較為適中,釉面比較肥潤,表面光澤溫和,而新仿的瓷器因圖厚利,不免處處偷工減料,胎體比較輕薄,釉薄無肥潤感,釉面光澤刺眼,成一種死硬的光感,缺乏溫潤的氣質(zhì)。正因如此,偽作者往往在器表用化學藥物浸蝕,用細砂紙擦弄或用顏料涂抹,這種種手法,只要細心觀察,亦不難發(fā)現(xiàn)。

  繪瓷原料使仿者與原作亦有本質(zhì)的區(qū)別。民國時很多繪瓷原料是礦物料,研磨精細,燒出后顏色鮮艷、厚重,層次感強、光澤度好,手觸細膩嫩滑。而現(xiàn)在仿品所用繪瓷原料多用化學配制料或代用品,粗劣不堪,燒出后粗糙無光澤,無鮮艷可言。色調(diào)平淡,沒有精神。

  總之,作偽者或臨摹、或拼湊、或生造,千方百計將贗品打扮成“原作”,但只要細心揣摩,仔細分析,多看、多比,總不難找到其蛛絲馬跡的。

   
  清乾隆粉彩雞缸杯估價: 35萬元-45萬元成交價: 53.9萬元

  
  張永珍女士捐贈給上海博物館的天價清雍正粉彩蝠桃橄欖瓶。

   
  清乾隆粉彩龍馬負圖瓷板估價: 20萬元-25萬元成交價: 33萬元

   
  民國時期粉彩花鳥紋帽筒

   
  珠山八友之一的汪野亭繪畫的瓷板